中国红色体育史丨杨昌济与体育(第一篇第二章第四节)
第一篇 中国共产党早期体育
(1919年5月—1927年1月)
第二章 红色体育萌发
第四节 杨昌济与体育
杨昌济(1871一1920),字华生,后改名怀中,湖南长沙人,中国近代学贯中西的知名学者,是一位爱国主义,民主主义教育家。他毕生抱定“教育者,寂寞之事业,而实为神圣之天职,扶危定倾,端赖于此”。的宗旨,为发展教有事业呕心沥血。
一、为图强中国倡导体育
杨昌济生活在维新与守旧、革命与反动两种势力激烈搏斗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,一批批为挽救中华民族危机的志士仁人前仆后继,与国内外敌人浴血奋斗。他和同代的徐特立、方维夏等中国近代优秀知识分子一样,为人民的事业和国家的进步竭尽全力地培养“贯我”、“通今”、“坚忍”、“勇敢”,勇于“清旧说、发挥新义”的一代新人。他深切地感受到,“欲强中国,当蓄力于民”,并且认为,“欲救国之危亡,舍从事国民教育,别无他法”。为此,他广泛涉猎、潜心研究儒家经典,特别是宋明理学,认真阅读王船山、康有为、梁启超、谭嗣同等近代思想家的进步著作;刻苦钻研卢梭、斯宾塞、赫尔巴特等国外教育家的教育理论,在“斟酌古今,权衡中外”的基础上结合亲身事件,形成了自己的适合当时社会潮流,含蓄着爱国主义、民主主义精神的教育思想,其精髓和灵魂是“以道德教育为中心的德、智、体全面发展”。杨昌济在较详尽地介绍了日本、英国、德国的学校体育活动的情况后,深为“中国文化深而腐败甚,国民文弱,有东方病夫之称”所忧虑,认为这是“从前与北方诸民族战争屡次失败”的原因之一。他更担心,就此“以当今日东西各国精炼之兵,宜其无能为役也”,于是,他大声疾呼:“奖励运动,乃今日从事教者所宜极力倡导者。”
二、传统健身理论与近代科学结合的体育原理观
按中国的民俗传统,杨昌济把与体育相应的教育方法称为“养护”。并将其分为“积极的养护”和“消极的养护”两种,宗旨皆为“养生”。他总结了不少古人的养生之术,悟出“养生有四要”,“一曰慈”,“二曰俭”,“三曰乐”,“四曰敬”。他提倡“静坐调息,舒展肢体,吃饭细嚼,平明即起,涵泳乐意,不妄出入”。把“食后呆坐,日中昏卧,常餐过饱,清晨晏起,床上思考,无事愁叹,争闲气,谈鄙事,无事出门,勉强夜读,看书杂,诵读多”等称为坏习惯,归入养生之戒。杨昌济素谙中国传统健身理论,信奉“血脉之流通,为身体健康之一要件”。杨昌济倡导的“体育之事”的“养护”,提供了近代科学基础,是愿望国民体质一代胜似一代的理论依据。借鉴当时日、英、德等国家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经验,杨昌济极力提倡“奖励各种运动”,认为这是“积极的养护至要之手段也”。他和“习勤劳、忍苦痛、耐饥渴寒暑”一样“有锻炼身体之作用”。他特别重视“体操之职能”,认为“体操以调和人的发达全身为目的,故身体之各部,如头、目、腰、手、足之类均须一一运动。周而复始,使全身之筋肉有活动之机会,体操又有整齐姿势之效,又有使感觉敏锐,举动敏捷之效”。因此,“此为养护之最要者”。关于“消极的养护”,杨昌济认为,其目的“在防儿童身体之损害”。即“防疾病”,含“平日之注意与临时之治疗是也”。依据近代医学卫生和健康教育的理论,杨昌济就学校的公共卫生和学生的个人卫生、学生的膳食和营养以及建校环境、学生住宿条件、怎样保护学生的视力、教室的通风采光、课桌椅的配置等众多问题发表不少科学的见解,这足见杨昌济知识面的广博和对近代健康教育理论的造诣颇深。
三、以哲学为指导的体育方法说
杨昌济熟知中外哲学史、伦理学史和教育学史。在哲学和教育学的理论上都有较深的造诣。他本着“一国之文明,不能全体移植于他国......善治国者,必审国家特异之情形”的宗旨,继承了中华优良文化遗产,吸收了西方,尤其是近代西方文化的精髓,形成了自己的兼有中国古代哲学和西方资产阶级哲学的哲学思想。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,杨昌济的哲学思想尚不可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,但其中不乏朴素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观点,这在其对体育方法的论述中时时可见。他在《论教育之养护》中,首先把智育、德育、体育所对应的教育方法称为“教授”、“训练”和“养护”。杨昌济把体育分为“积极的养护”和“消极的养护”的观点,显然是借助辩证法的方法来考虑身体运动和保健的关系。因此,他不但反对“过激之运动”,认为这“有碍于卫生,尤不可不大为注意”。还为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四处奔走,八方呼吁,旨在使学生劳逸结合,免伤身体。另外,杨昌济在体育教育中所提倡的“被教育者之个性,千态万状,每个皆各有多少之差异。从而训练之时,某人宜多用某种之手段,某人谊多用他种之手段。即用同一手段之时,不可不大异其宽急”的“应人之气质而施教育”,即因材施教的观点。根据自己所认识的体育原理,举行实践,并编创了每天坚持做的“七节徒手操”,履行“知责必行,不行则为徒知;言责必行,不行责为空言......故学者尤不可不置重于实行也”的行知合一的认识观,无不显现杨昌济所融合的古今中外的进步哲学思想。
《中国红色体育史》编写组
主 编 王增明 曾 飙
副主编 党 挺 徐国营
编 辑 董敏会 钟厚永
李 颖 王全昌
左起依次为:王昌全、钟厚永、党挺、王增明、曾飙、徐国营、董敏会、李颖